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打印 中国天气首页 生活 旅游 繁體中文
中国天气网>辽宁 > 辽宁首页 > 专题报道

为了八百万亩农田

【字体:   2011-05-12 10:01:49   来源: 中国天气网辽宁站

  为了八百万亩农田

                        ——锦州市气象局增雨保春播工作纪实

                             乔微微

随着一枚枚人工增雨火箭弹接连射入空中,豆大的雨点渐渐由疏到密,连续三个多月无降水后的今春第一场透雨就这样被气象人“打”了下来。

“125天”——“130万亩”

2010年11月14日之后,锦州地区连续长时间无有效降水,锦州、义县连续无降水日数更是突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极值。据气象部门的土壤监测数据和农业部门的调查数据显示,在锦州地区待耕的800万亩农田中,有近130万亩农田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46万亩农田处于中度至重度干旱状态,其中义县、凌海西部坡地的旱情严重,干土层已经超过10公分。

《锦州地区出现极端连续无降水日数事件》《天干物燥 春季森林防火形势严峻》《春播前期我市农田气象状况》《目前我市农田土壤温湿度状况》……从气象局发出的一份份决策服务材料受到了市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王文权书记、魏俊星市长和王广明副市长均做出重要指示,要求加强气象监测和预报工作,并抓住有利时机,全力以赴地实施大范围、高密度人工增雨作业,确保全市春播生产顺利进行。为了领导和群众的殷切期望,为了130万亩干渴的农田,气象人已整装待发。

“36小时”——“24.4毫米”

800万亩待耕农田能否顺利播种事关重大,市气象局早已将春播服务作为当前首要的工作任务,针对今春干旱无雨的情况,党组书记、局长李卓立在各种会议和场合多次进行部署和强调,并3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明确了以“准确预报第一场透雨”为主攻方向,以“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开展大范围、高密度人工增雨作业”为主要手段,以“细化决策服务、为农服务和公众服务”为主要方式,以“全力以赴保春播”为最终目标的春季气象服务工作任务。

4月22日,天气图上的形势让预报人员眼前一亮,“4月29日前后可能会有一次明显的天气过程,非常有利于春播。”自此,气象人便24小时值守,通过气象卫星云图、天气雷达产品和区域加密自动站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同时,加强对增雨作业装置和增雨车辆的检查和维护,做好一切人工增雨作业准备。按照局党组的工作部署,4月28日,当得出“29日白天到30日夜间将有一次小雨天气过程,雨量在8~10毫米左右”的明确预报结论后,一期《我市将出现入春以来首场透雨过程》的决策服务材料立即送到了相关领导的手中。29日早8时许,期待中的甘露如期降临,李卓立局长立即到市气象台组织会商,指导服务、安排人工增雨。随着雨情的不断发展,气象服务人员分别于29日11时、14时和17时将实时雨情及未来天气预报发送到市领导、相关部门及广大群众手中。降水持续了36小时,锦州地区普降中雨,局部大雨,大部分地区雨量在10~24毫米之间,最大降水出现在北镇大市乡为24.4毫米,为今春锦州地区首场“透雨”。

“110枚”——“0.3亿方”

本次降水过程能够成为今春首场“透雨”也多亏了人工增雨作业的助力。4月16日,市人影办即组织各增雨作业单位对增雨车辆和人工增雨作业装置进行了全面检查,配备了充足的火箭弹、安排协调空域,4月27日组织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培训,人工增雨作业准备工作一切就绪。

4月28日,在接到市气象台做出的增雨潜势预报后,市人影办指挥人员立即根据卫星云图、新一代天气雷达和713天气雷达产品,确定了增雨的最佳地点和时机。4月29日早6点,全区7套移动增雨火箭作业系统陆续进入预定增雨作业区域,各增雨作业小组在市人影办的统一指挥下积极开展流动作业,先后在边墙子、翠岩、双羊、地藏寺、头道河、留龙沟、白庙子、七里河、大市、正安、白厂门、三台等干旱较为严重的20多个作业点连续作业10多小时,共发射增雨火箭弹110枚,真正实现了王文权书记、王广明副市长要求的“大范围、高密度人工增雨作业”,增加降水0.3亿立方米。

在天气形势和人工增雨作业的共同作用下,4月29日,锦州地区迎来了今春第一场“透雨”,更是一场“喜雨”。义县、凌海西北部和北镇、黑山山区的旱情得到了明显缓解,130万亩干渴的土地得到了滋润,800万亩农田能够顺利播种。首场“透雨”见证了气象人付出的辛勤劳动,他们无愧于“生态园丁、农业卫士”的光荣称号。

编辑: 辽宁.单薇薇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天气网”。
收藏此页】 【打印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帮助- 人员招聘- 客服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律师- 网站地图-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手机版

    客服邮箱:service@weather.com.cn 广告服务:010-58991910
    Copyright©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2008-2024)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制作维护: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辽宁省气象局
    郑重声明:中国天气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证010385-2号 京公网安备110414001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50053